关于咸宁市数字政府转型升级的 思考与对策

来源: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日期:2020-11-11 【字号:

关于咸宁市数字政府转型升级的

思考与对策

咸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袁国华

市委六大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围绕咸宁数字政府转型升级项目专题,先后走访调研了公安、民政、卫健、发改、教育、城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规划等十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同时,我们还多次邀请并会同市电信、市移动、武汉迈异信息科技咸宁数据中心以及阿里巴巴、华为、浪潮、省楚天云等国内一流信息科技企业,就咸宁数字政府转型升级课题开展研讨座谈。在对我市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集中专家智慧,积极探讨我市数字政府转型升级的突破方向与对策,冀能在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中发挥一定的参谋助手作用。

一、我市数字政府建设的现状与突出问题

客观的讲,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科学施策,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与相关政务部门,积极探索,努力作为,政务服务尤其是数政府的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其突出表现:

(一)网际互连四通八达目前,我市光纤入户和无线宽带已基本实现全域覆盖,人口密集场所WIFI全覆盖;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纵向已联通市、县、乡、村四级,联通点位1800余个

(二)云上资源按需分配。2018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咸宁市政务云平台,已为包括全市政务服务审批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数字城管系统、旅游资讯网、市委组织部自动化办公及基层党建系统、信用咸宁等37个部门,共计126个政务信息系统提供服务,计算资源也已实现云化处理,按需分配。

(三)数据仓库初具规模。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目前已经汇集了338个部门、1325项目录的2.2亿条数据,全市有10个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获得其他部门的数据服务。雪亮工程电子政务视频共享平台,目前已对接共享视频25221路,其中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重点行业部门及其他市直部门视频5182路,市政法委、市公安局视频20039路,全市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已实现全域覆盖。

(四)数据治理与智慧管理已由点到面铺开。一是城市管理方面,目前已建成大气扬尘渣土车管理等数字城管系统,利用视频数据动态管理市容市貌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二是交通运管方面,已建成市级智慧交通安全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客运监控系统也已接入本市车辆数据,不仅实现了交通实时监测预警,而且在交通指挥调度、交通辅助决策等方面,也充分发挥了智慧交通运管平台的功能作用三是生态环境领域方面,与原环保部对接设立的污染源自动检测系统,以及与省厅对接设立的空气、水监测系统,目前已接入59家重点企业,市域内相关空气、水监测等方面的环保信息,通过统一的政务门户网站已向全社会公开,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通过APP即时查看四是水利湖泊方面,目前已完成异地会商的防汛抗旱会议系统与水利工程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市域内江河、湖泊、水库的水位雨量,已实现在线实时监控。五是医疗卫生方面,目前已完成智慧医保信息服务平台和医院连接平台建设,所有医疗信息已全部进入一库、两平台、五系统,实现了全程跟踪服务、监管六是智慧养老方面,已完成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各县(市区)入网服务的老年人档案数据采集工作。其中,智慧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已为老年人群体实现24小时全天候信息化服务七是应急指挥方面,已完成全省统一的县(市区)三级视频会商系统建设,正在建设的市级应急信息化系统,已整合形成包括化工、冶金、水、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地质灾害等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八是智慧社区方面,市民政局已主导推进咸宁市互联网+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其智慧社区服务已涵盖党务、政务和社会民生等相关重要领域。同时,由地方党委、政府统筹的智慧社区综合监管中心也在积极策划推进之中,智慧社区建设与管理正日趋完善。

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尽管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主要有:

1、跨越组织边界的相互支持、协同、协作难度大,数据开放水平较低,不愿开不敢开不会开不能开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许多政府数据处于沉睡状态,制约了数据价值的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统筹协调、强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力量配备不足,权威性不强;各县市区、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责任部门不统一,管理模式各异,条块分割现象突出;不少政府部门至今尚未设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对外协同协作与对内的信息化统筹管理不到位,导致部门间各自为政,资源共享不足,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跨部门、跨终端服务的实现状况不容乐观。

2、现有资金、人才政策与数字政府建设要求不匹配。首先是资金投入缺乏保障。根据市财政部门提供的数据,2019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61亿元。其中,前三位的,交通运输,支出8.95亿元,占比16.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65亿元,占比14%;教育,支出5.93亿元,占比10.86%信息化建设没有设立专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我们从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的统计数据中综合分析,估计支出在2.1亿元左右,仅占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4%。而上述支出中,用于雪亮工程项目资金约1.4亿,其它数字政府建设项目的资金仅有7000万元左右。这样的资金保障,对于事关国家治理、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数字政府建设来讲,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在投资建设体制方面,现行的政府主导财政拨款模式,难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政府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市场主体参与不足,社会资金进入不够。再次,机关、企事业单位现有信息化技术人才的政治经济待遇与付出不匹配造成数字化领域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复合型综合管理人才、高技能专业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

3、政府数据共享和安全利用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是在网络体系建设方面,目前虽已建成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但仅仅承载运行了部分机关单位的部分非涉密业务系统,而垂直单位则普遍存在拉专线的情况,形成业务系统运行的两张皮数据资源纵强横弱现象依然突出。二是在信息系统联通方面,我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虽已建成并已投入运行,但截至目前,大部分业务系统仍未实现电子政务外网运行,不少政府职能部门在业务协同时,仍以电话、邮件、传真等传统方式为主,业务协同平台形同虚设。三是在数据终端服务方面,市本级尽管已经基本实现了公共性、基础性、跨部门共享的数据统一汇聚,建立了数据共享开放标准,解决了数据共享开放的体制和技术难题,但有不少单位在数据采集与汇聚中仍然各行其事,普遍存在数据格式不统一、标准不一致,处理技术、应用平台各异,数据库接口不互通等问题,导致数据导引、数据获取、交互交换中经常发生迟滞、偏差问题,数据质量不佳,共享应用的价值有限。

二、我市数字政府建设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

数字化政府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时不我待。我们认为,尽管我市数字化政府转型升级遇到的难题很多、存在的短板不少,工作量很大,但是,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主要是:

(一)转型有基础。一是在数字标准化建设方面,我市作为国家级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先后为35家窗口单位编制行政服务事项标准体系783个,编制服务指南标准586项,通用基础标准25项,服务提供标准111项,服务管理标准69项,岗位工作标准17项,初步建立起了科学、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标准系统与工作流程。今年7月,我市在接受国家级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试点工作验收时,得到了专家组评委的一致好评,并以96分的高分顺利通过验收。其验收成绩,在全省已通过验收的市、县级中排名第一。二是在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方面,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目前,已编制发布了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接入和推广使用鄂汇办APP便民服务推广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进数据共享与电子证照数据归集;推进市州自建业务系统与省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推进建设项目收费一表制,实施工业项目零收费零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扫码缴费等数字化政务服务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201912月省政府组织的一张网建设与数字化政务服务考核中,我市在全省排名第在今年10月份考核中全省排名第,考核成绩靠前。三是在互联网+监管工作方面,目前已梳理901市级监管事项,形成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均已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互联网+监管模块中上线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清单之外无监管。其中,我市建立的市级监管数据中心,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规划要求,已完成与湖北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的无缝对接,同步汇聚各级、各部门监管数据,优化完善了监管行为信息库、执法人员信息库、监管对象信息库、投诉举报信息库、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数据、知识库等数据库,实现监管工作的全程跟踪、全方位覆盖与阳光运营监管。在省政务办20208月份优化营商环境督查互联网+监管督查考核中,我市排名第三。四是在数字政务与智慧管理方面,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咸宁市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咸宁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咸宁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为我市数字政府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数字政务与智慧管理方面,我市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政务云平台、数字仓库,以及全市政务服务审批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智慧交通安全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客运监控系统、数字城管系统、旅游资讯系统、污染源自动检测系统、异地会商的防汛抗旱会议系统与水利工程动态监管系统、应急信息化系统与应急指挥系统、智慧医保信息服务平台与医院连接平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精准扶贫大数据对比系统、咸宁市互联网+智慧社区服务平台,以及自动化办公及基层党建系统、信用咸宁等多个智慧管理平台和数字化系统,涵盖了我市政务服务、国家治理与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已初步形成了我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基本框架。上述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市数字政府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二)升级有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按照工信部十三五规划延展相关大数据发展以及新基建中的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政务一体化等方面的规划部署,我市于2020321日,通过市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咸宁市一体化智慧政务平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中心、两大支撑应用、三体系、四大功能区。其中,一中心即:建立依托全市云计算中心的大数据中心,包含机房、云计算平台、配套基础信息化硬件、安全设备等。大数据中心配套网络包含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升级建设、互联网带宽升级建设。两应用即:通过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一是支撑政务服务一体化类应用;二是支撑科学精准的社会治理类应用;三体系即:标准规范体系,提升数据质量,规范数据使用;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提升准确性和价值性;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务大数据资源池,构建政务数仓和应用数仓。其中。政务数仓中又包含基础数据库和专题库两部分。基础数据库包含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库等,专题数据库包括健康保障、住房保障、营商环境等专题库。四大功能区即:数据接入,数据治理,数据管理,数据服务。实现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的实时接入,汇聚至大数据能力平台;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校核,提升数据质量;对大数据能力平台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实时的监控,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的统计分析与管理,对数据进行开发利用,实现对大数据能力平台的系统权限管理;对政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比对和融合分析等丰富多彩的数据服务,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上述项目落地,目标达成,对我市数字化政府转型升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超越有保障。目前,我市数字化政府转型升级已有良好基础,我们认为,通过努力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完全是有把握的。其中,最大的保障,就是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的积极跟进和领跑数字化政府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这种信心和决心,可以迅速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的巨大动能,形成全力整体推进我市数字化政府转型升级的强大力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长治久安的大国战略视野,明确指示我们: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和挑战,再次要求我们,危中寻机、化危为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不仅为我市数字政府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我们充分发挥社会制度优势,大力整合经济、社会资源,更好更快实现数字政府转型升级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

三、我市数字政府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与对策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包括政府外部职能还包括政府内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其中,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支撑数字化业务、数字化经济、数字化应用,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其终极目标,就是鼓励和通过政府、公众、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多方参与,形成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内容、治理工具、治理方式协调的数字政府生态体系,构建服务高效、治理精准、决策科学和数字适宜的整体政府。

根据数字政府转型升级的途径与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市数字政府转型升级的主要工作,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从数字化管理上寻求突破。数字化管理是与数字政府环境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从整体到部门形成以效能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以数据为核心的围绕政府整体职能,推进跨部门协同、业务流程再造与新技术应用的管理机制。主要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政治制度优势,进一步强化市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权威,快速突破现有组织边际障碍,高效推进市辖各级数字政府转型升级工作。我们认为数字化管理要有新的突破,首先必须在政治组织保障上争取新的突破。数字政府转型升级工作,不仅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挂帅,要参与,而且同级纪委、监察等党委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全程跟进,统一领导、上下衔接、责任明确。对于数字政府转型升级工作不主动、部门间协同协作不积极、消极应付的单位,要及时问责,督办整改。近阶段,从组织领导保障上,应下大力气解决好部门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跨部门、跨组织边界的数据管理模式与机制,在数字存储、分发、应用、反馈和安全规则等方面,形成运转顺畅的全市政务信息化组织体系和各地各部门协同联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二是以市县两级大数据管理机构为依托,以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利用为目标,构建数据汇聚、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运维、数据评估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搭建完善一局、一中心、一平台、一专家委员会的数字化管理的体系架构。一局即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在统筹推进数字化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市县直部门信息化项目的集约化、共享化管理,加强对各县市区数字政府转型升级的业务指导和管理;一中心即市政府大数据中心,则主要负责对各县(市、区)数字政府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数据共享、市县对接、标准规范等进行指导和监督;一平台即组建数字咸宁公司,紧密围绕集约共享、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转型升级要求,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现有数字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一专家委员会即咸宁市数字政府专家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要积极依托专家委员会,努力创造条件,尽快成立实体化的数字政府研究机构,对数字政府转型升级提供咨询和建议,当好参谋和助手。三是正确处理统与分关系,充分发挥政务数据管理机构对政府数据资产的管家作用。政务数据管理部门是地方政府数据资产的管家近期的工作,主要应将各行业部门通过垂直信息系统收归上级的地方数据资产进行本级整合,按照集约化、一体化的技术架构,坚持机房、服务器、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平台及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通用性深化数据统采的数据归集模式。目前,因国家、省级政务信息化早于市县两级,国家各部委及省各厅局建设的各类垂直行业信息系统直接延伸基层使用,基层政务数据资产也由各类垂直信息系统直接纵向上报上级,但国家及省级数据资产下放动力不足,向下数据共享服务不够,地方政府难以掌握本地数据资产。因此,这种不利于地方政府数据资产统一管理的局面,必须尽快扭转。尽快改变过去由各部门数据纵向归集、直接采集的数据归集模式逐步取消各类政务审批网上大厅门户等第一手数据采集平台,由市、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代表本级政府掌握企业及群众第一手数据以及感知个体行为数据,各部门通过后台共享再向上报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要通过上述数据资产管理的整改途径和方法,全面掌握数据家底形成本级数据资产,从而实现数据有规律地跨组织边界流动,使部门之间更容易进行交互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四是积极倡导和构建数字文化,助推数字政府转型升级。创新、协同、服务,是数字文化的核心。数字管理、数字技术与数字业务的应用,不是局限在操作的数字化,更要从政府机关不同职能部门的性质着手,将数字化思维与本部门的运行机制融合,形成开放、协同,对用户关注及灵活的处理方式,并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创新和改善决策。为此,加强数字文化建设,弘扬数字文化首先,要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计划结合,如党校开或理论中心组学习,要加入数字政府建设的相关课程,确保政府领导不断接受数字项目管理培训,转变思想,建立数字思维,不断提升数字应用、分析和管理能力,增强有效管理数字政府组织的本领。其次,要通过购买服务,为政府机关数字化专业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最优质的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机会,并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竞赛与专题讲座活动,营造良好的数字文化氛围,促进公务员积极支持政府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管理与业务应用工作。

(二)从数字化支撑上寻求突破。即从资源、数据、技术和制度等四个层面出发,构建数字支撑体系,提升政府整体治理能力;以平台服务模式为目标,构建云资源平台、大数据能力平台和应用支撑公共平台,为业务应用提供一体化数字资源、数据和技术能力。主要对策措施:1)充分发挥政治制度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全力推进数字化项目建设。咸宁市一体化智慧政务平台项目,是强化我市数字化支撑的重要保障,必须采取一切行之有效措施,积极跟进,力争这一事关我市数字化政府转型升级全局的重大项目,早日落地,早日启动,早日见效。2)及时优化、升级一库一池,努力实现三个提高所谓一库一池,即在现有业务数据基础之上更新、优化升级各类专题数据库,包括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协同监管、城市管理、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专题数据库。同时,在整合专题数据库,实现数据汇聚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政务大数据资源池三个提高即:通过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应用机制,尽快推动市县两级数据共享申请、审核、反馈线上办理,缩短数据共享申请流程,提高数据使用效率;通过数据提取、数据关联、数据对比、数据清洗、数据融合等,提高大数据管理机构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建立和积极实施数据标准化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数据运维管理,提高大数据管理部门对数据的管控能力和数字化支撑能力,全面实现主题分类、检索查询、数据订阅、智能分析等数据应用支撑。同时,对现有数据仓库、数字系统与数字共享交换平台,组织专业班子,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强弱项,补短板,不断强化数字化支撑体系。3)大胆引入市场机制,努力实现管运分离,在支撑体系建设上补齐资金和人才短板。在数字政府建设中,我国由广东、江苏、浙江、贵州、上海、安徽组成的第一方阵中,广东省一路领跑。他们创立采用的管运分离、政企合作的数字政府建设模式,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他们邀请国家级专家,进行顶层规划指导,并由腾讯公司联合三大电信运营商成立数字广东公司(腾讯占49%,三大运营商合计占51%),联合华为公司,对广东各级政府数字化转型进行专业建设运营,把政府的管理者与运营者两个角色分开,把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干,政府数字化建设从设想、立项、实施到交付从两至三年缩短到两至三周,有效解决了政府资金短缺、人才不足、思维僵化、技术落后等问题。我们学习借鉴广东的经验,必须抢抓机遇,积极与国内一流的信息科技运营商协商洽谈,争取尽快组建数字咸宁公司,逐步实现运管分离,夯实数字化支撑基础,强化数字化支撑能力。

(三)从数字化业务上寻求突破。主要途径是通过部门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改造政府与公众、企业和其他非政府组织者之间的关系,支撑和保障政府机构高效响应经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主要对策措施:一是不断升级技术实施准则和数字化应用标准指南,努力构建标准化的数字服务体系,高质量高标准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目前,我市在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共发布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11716项,其中即办件7053项,占比60.2%,可网办事项11657件,占比99.49%。近阶段的工作,主要应从统一受理门户、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优化用户体验等几个方面发力,力争一年内实现高频事项100%“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努力让群众办事一次都不跑成为常态,跑一次是底线,跑多次是例外。同时,积极推行指尖计划,拓展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互联网服务渠道,通过便捷的智能终端入口,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实现政务服务马上办自助办指尖办就近办一窗办一事联办,最终实现一网通办的数字政府无接触、全天候、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转型升级目标。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数据业务服务模式,多渠道提供数字化公共服务要尽快建立和通过省统一身份认证、可信电子证照库、非税支付等渠道,实现相关数字公共服务业务全通办、扫码缴费、刷脸即办,最终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办事,提升社会公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多措并举,促进公共数据有序开放。要尽快制定出台政府数据开放管理办法,编制数据开放目录和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实现公共数据开放应用的规范管理。要突出重点,首先将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迫切需要、行业增值潜力显著和产业战略意义重大的公共数据,优先实现公共数据开放。要积极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企业、行业协会等专业服务机构,通过开放平台提供各类数字业务服务。要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引入、应用模式创新以及优秀服务推荐、联合创新实验室等方式,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数据开放氛围,促进数字业务的广泛应用。要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政企合作,在金融、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社区、家政、旅游、体育等领域,提供在线数字化服务,从根本上改善政府数字业务的用户体验。

(四)从数字化经济发展上寻求突破。今年4月初,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进入了国家重要决策系统。因此,迅速盘活和大力发展政务数据资产,向数据要红利,向数据要未来,实现数据财政转型,是我们今后必须牢牢抓在手中、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当务之急,首先是要通过构建构筑数字基础-吸引企业项目-培育产业生态-优化政策环境的立体化推进体系,形成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走上发展数字经济的快车道是加强数字城市建设,培育数字经济发展土壤。以数据资源的融合为基础,全景分析行政审批、政策兑现、融资降费、用工引才等企业服务存在的短板,加快查缺补漏,打牢数字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是挖掘打造特色场景,开放场景换产业项目,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主要通过深化应用平台化发展模式,加强平台的引培力度,依托平台加快数字经济产业要素集聚,构建产业发展生态,促进数字经济爆发式成长。四是创新数字治理模式,营造数字政策凹地围绕数字经济生态构建的切实需要,强化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提升数字经济监管服务治理能力,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精准扶持水平。

)从数字化运用上寻求突破。数字政府涵盖面广,我认为,项目建设要有的放矢,不求大而全,构建简约而不简单的咸宁式数字政府。咸宁最大的特色是绿色,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是生态,根据咸宁市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生态绿色文化绿色管理的发展规划,从智慧大脑、政务服务、智慧旅游、数字乡村、智慧医疗、智慧社区和绿色生态七个方面为突破点进行建设。1)智慧大脑,城市的管理中心。要完善政府感知数据的神经,建立咸宁市标准化公共数据资源池,整合汇聚分头建设的基础库和主题库,全量加载全市城市交通、建筑物、基础设施、人等要素数据,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全市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实时量化分析、预判预警和可视化展现。2)政务服务,让市民随心办业务。推行指尖计划,拓展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互联网服务渠道,通过便捷的智能终端入口,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实现政务服务马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窗办一事联办,建立多元化政务服务模式。3)智慧旅游,用数据改善游客体验。推动旅游综合管理服务精致化发展。基于一部手机游咸宁平台,打造全域旅游服务和消费维权网络。打通政企数据互通共享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旅游服务平台和机构的量化评估。(4)数字乡村,打造乡村振兴的数字引擎。促进咸宁绿色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技术应用。5)智慧医疗,更有温度的医疗体系。以全市覆盖为目标,以医疗联合体建设为载体,构建市-市县-乡镇三级物联网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大病不出市、小病不进城。6)智慧社区,更安全温馨的家。建立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平台,为街道(乡镇)及社区开展服务提供支撑,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建设网上社区服务超市,探索社区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布局,实现24小时服务,让居民享受优质的生活服务。7)绿色生态,看得见的青山绿水。依托大气、噪声、污染源、水资源、机动车尾气等环境数据采集网络,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设智能、开放的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以点带面,以面查点,形成集中统一的可视化环境监控指挥预警平台,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咸宁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

重点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预算(万)

责任牵头单位

1

数字化使能

区块链赋能平台

700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2

数字化使能

智慧咸宁时空大数据平台项目

2000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

数字化使能

电子政务外网改造

3000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4

数字化使能

咸宁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6000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5

数字化治理

智慧病房

200

市中心医院

6

数字化治理

全市域招商地图信息化建设

50

市招商和投资促进局

7

数字化治理

“一部手机游咸宁”平台建设

1300

市文化和旅游局

8

数字化治理

咸宁市智慧社区服务平台

565

市民政局

9

数字化治理

咸宁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240

市民政局

10

数字化治理

咸宁市公共卫生重大疫情信息平台

8000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11

数字化治理

咸宁市“智慧长江”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建设项目

10900

市生态环境局

12

数字化治理

“雪亮工程”既重点污染源视频监控项目

100

市生态环境局

13

数字化治理

咸宁市网上金融服务平台

350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14

数字化治理

咸宁市西凉湖流域渔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

345

咸宁市农业农村局

15

数字化治理

咸宁市智慧工地云监管平台系统

125

市住建局

16

数字化治理

咸宁市5G+保障性住房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项目

800

市住建局

17

数字化治理

5G+智慧交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1152

交通运输局

18

数字化能力

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升级

500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19

数字化能力

5G智能融媒体平台

520

咸宁日报社

合计



36847




附件:
  • |
  • |

相关文档:

./t20201111_2215032_app.shtml